苦命機車族的革命宣言(王勝廣)
2008年09月06日蘋果日報
長久已來,機車一直被視為危險、混亂、污染、灰頭土臉、不守規則的代表,是交通的毒瘤,落後的象徵,機車騎士成為機車歧視,台灣雖然有1300萬輛機車,但騎機車的人處境有如印度的賤民階級,但人口比率更高,又更加的認命,完全沉默於惡劣的環境中而不覺醒。機車革命黨即為此長期的錯誤和壓迫挺身而出,喚醒沉睡的1300萬人民,破除種種歧視機車的謬誤和迷信。茲舉歧視機車的謬誤如下:
放大圖片
道路上滿滿的機車與汽車交織成一幕幕危險的畫面。資料照片
專屬道路成本低廉
1.機車危險?機車之所以危險是因為和汽車、貨車、卡車走在一起,試想若轎車走在砂石車中間,轎車不也顯得岌岌可危?若把機車所有傷亡加以統計,尤其是重大傷亡,90%多為與車輛相撞,9.9%為道路坑洞,真正好好自摔到重傷的少之又少。
2.機車污染?到第5期環保規範,2009年以後只許可生產噴射供油引擎機車,跟汽車引擎原理相同,且噴射供油機車油耗可達60km/L以上,若跟汽車相比,光油耗就差6倍以上,且根據統計,上班通勤轎車乘載率多不及1.5人,和機車1.2人左右不相上下。且一個停車格可停10輛機車以上,機車不但不是環保殺手,反而是環保的救星。
3.騎機車灰頭土臉?若在空氣清新、環境優美的地方騎機車,那騎機車就是一種享受,最近很多人積極推廣腳踏車路網,腳踏車要實用化必然須解決動力問題,而腳踏車動力解決方式只是腳踏車機車化而已,何必捨近求遠。
4. 機車不守規則、混亂?事實上,機車是標準的90%的人,只用10%的資源,4、50公尺寬的道路,機車只能走在水溝蓋上。更常見的是一輛機車也通不過。轎車、計程車、公車、右轉車、路邊停車,沒有不把路堵死的。路走一走沒路或突然禁行機車也是常有的事,幾百輛機車或一起待轉,或一起轉入小巷,真要親眼看到才知政府惡整機車的荒誕、卑劣。政府長期不思如何疏導機車流量,反而視之為寇仇,污名圍堵,除之後快。若此邏輯成立,以後若洪水氾濫,也指摘洪水「不守規則」可也。
目前道路全為大型車輛設計,可以走30~40噸砂石車的規格,所以道路造價高昂,且多為汽車使用,機車革命黨主張打造機車專屬的高架道路、橋樑、地下道,一般機車重量不過百公斤,若高架道路造價與負重成正比,打造相同流量的道路成本只要300分之1,就能展現的效益來說成本微不足道,投資1000萬就可達到300億的效用。
政府雖然不斷訴求大眾運輸,但成效有限,花費驚人,建造時間以 10年為單位,工程弊端貪污不斷。捷運每公里造價超過60億,最可惡的是大眾運輸做不好,反而壓迫機車,迫使人民不得不使用大眾運輸,完全缺乏正當性,而且導致很多有汽車也有機車人選擇開車。目前高捷及多條公車線路營運困難停駛,即為盲目推行大眾運輸的明證。很多人應該都看過科幻片描述的未來交通,常見的就是飛天座艙,通常1至2人座,可循軌道飛向目的地,打造機車專屬的高架道路即是未來交通的實現。
台灣打造為模範島
其實早在幾年前,因堵車嚴重,北美機車銷售量就大幅增加,近來油價飛漲,機車成長更快,台灣擁有舉世無雙的機車數量比率,正可打造成一個機車模範島,順便可發展世界獨一無二的機車觀光,引領世界走向節能、實用、節省空間,立即可行的交通革命,拯救地球。無奈政府兀自歧視機車,而中國大陸很多城市甚至不准騎機車,台灣和中共倒行逆施,違背人民的期望,背棄了機車,也背棄了機車階級,最後終將被機車的浪潮所淹沒。
調查顯示:受高油價影響 近2/3法國人減少駕車次數
鉅亨網查淑妝‧台北綜合報導
2008 / 10 / 02 星期四 16:52 寄給朋友 友善列印
2009巴黎國際車展將於10月4-19日舉辦,將吸引眾多汽車愛好者前往觀賞。但法國日前公布的一項最新調查結果卻顯示,受高油價等因素影響,近2/3的法國人已減少駕車出行的次數。
新華網報導,法國一家著名汽車行情研究機構於2008年7-9月間,在法國、德國、英國、葡萄牙、西班牙和義大利開展了一項關於汽車使用的調查,結果顯示,在接受調查的600名法國人中,有65%在近幾個月內減少了以車代步的次數,在6國中比例最高。
調查還顯示,法國人對未來汽車發展的關注點仍然集中在能源方面,多達95%的受訪者表示,最期待的還是節能環保係列的新款車型。
中國時報 2008.06.11
油價飆 75%仍不改變運具
劉添財/台北報導
高油價並未改變台北人使用交通工具的習慣,根據北市府研考會十日公布的民調顯示,僅有24%會因油價高漲而改變交通工具,另有75%不動如山。在會改變交通工具部分,開車族改為其他工具者占70%,機車族改變的僅占20%;在未改變交通工具部分,表示未來會考慮改變的有21%,強硬不會改變的「死忠派」高達65%。而市民對交通滿意度也創新高為57%。
在所有受訪者中,台北市民最常使用的交通工具,仍以機車30%最高,其次依序才為公車24%、自行開車20%、捷運18%、腳踏車3%、步行及計程車各為2%。
由於機車族仍是北市交通工具主力,盛治仁預告,市府正在研擬相關方案,讓機車族能轉換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市府雖然不會打壓機車族,但會讓機車族付出一些社會成本代價。
根據民調數據,高油價並未大幅改變台北市民使用交通工具的習慣。不過這項民調是針對台北市民年滿20歲以上者,在五月廿六至廿八日以電話進行,有效問卷1071分,但油價大幅上漲是在五月廿八日凌晨開始,因此民調結果恐怕無法全然反映,也難看出捷運票價採七五折後的效果。民調數據也顯示,在騎乘機車、自行開車而未改變交通工具者中,有30%表示方便接送家人、23%表示省時間、6%表示省錢,另外28%表示無所謂或不想換;進一步分析,未來會考慮改變交通工具的占21%、不會改變的有65%、10%表示看情況再做決定,另外3%表示不一定會改變交通工具。
機車族暴增 拒調路權
〔記者洪敏隆/台北報導〕油價不斷飆漲,民眾上下班騎機車的數量大幅增加,台北市長郝龍斌昨一早看機車流量,強調道路面積固定,根本無法負荷龐大機車流量,要市府調整道路路權使用也是不可能的,要求民眾勿騎機車改搭大眾運輸;學者批評,有很多地方是捷運、公車未達,民眾有使用私人運具的需要,市府應正視機車大幅成長的現況,積極針對機車族需求做交通措施方面的因應調整。
根據台北市交通管制工程處的調查,北市七處聯外橋樑的機車使用量,從前年尖峰時間的七萬五千五百四十五輛增加到今年的八萬九千六百廿五輛,顯示高油價時代機車使用量大幅增加取代部分汽車。
車流卡路口 市府無視
郝龍斌昨到華江橋附近桂林路環河快速道路交叉口視察機車流量,龐大的機車流量要轉入環河快速道路匝道,但因車流太多,每次綠燈根本無法將車流完全紓解;不過,諷刺的是,龐大機車車流在一次綠燈時間內無法完全進入匝道,北市府卻未因應調整現場的時相,任由機車紅燈還卡在路口進退兩難。
郝龍斌在面對記者提問,是否有可能改變過去汽車路權優先,並檢討調整交通措施,確保機車族安全,郝龍斌第一反應是「不可能」,他呼籲騎機車民眾還是多使用大眾運輸系統。
學者:應正視騎車需求
交通大學運輸研究所榮譽教授藍武王表示,油調漲,機車增加使用趨勢不可擋,況且很多地方是捷運、公車沒有到達,市府要積極面對民眾省荷包騎機車的需求,在交通相關配套措施做適當調整。
交通大學運輸研究所所長黃台生也認為,過去機車管理較落後,油價調漲後應更積極重視這個議題,他認為應讓機車看做是小汽車一樣,可以行駛在「禁行機車道」,當然相對要機車騎士付出停車等成本,建立正確騎乘觀念。
安全的觀念就是要能保護其他人的安全。在社會上,就是要能維持弱勢不受欺壓、不受危險的威脅,維持社會上平等的關係;在交通上,就是要能保護安全上易受危害的交通族群,保障使用各種交通工具的人行的安全。
在台灣普遍的觀念就是︰安全就是晉身強勢族群,因為強勢族群可以獲得社會觀念與法律更多的保障,同時獲得更高的社會自由度。社會弱勢的權益從沒獲得過保障 (即使是多數),甚而容易受到壓縮以保護強勢族群的利益,因為大家都想晉身強勢族群(即使自己達不到)。抱持著以上觀念,弱勢沒能發聲(因為自己也想進入強勢族群),也沒人願意費力替弱勢發聲(因為自己已經進入強勢族群),故弱勢(甚可能是多數)權益永遠沒能獲得保障。台灣人是不擅長替自己發聲與爭權益的民族,因為弱勢原罪意識的作祟加上政府擁有傳播的資源,就容易相信政府(或強勢)的安全觀念的定義,在相信政府的語言之下,自己的權益是無法獲得保障的,反而是受到壓縮的,因為政府的安全定義是透過壓縮弱勢族群的權益而來的,而政府的安全思維向來就不是以保護弱勢的基礎出發,而是以強勢族群的眼光建構所謂的安全表象。
交通安全上,安全就是開汽車,不要騎車。因為在台灣社會中,開車不僅僅是自己身體安全的保護,同時無形中在社會上也受到更多特權保障(因為壓縮了其他交通族群的權益)--例如許多的道路就是只開給汽車開的。而對汽車的規範呢?相對於機車的限制,自由多了。政府太寵愛汽車了,在我們考駕照時或開車時,何時有被要求過保護其他人的交通安全或者被法規嚴格限制行駛路線呢?沒有,頂多是機車優先,而不優先似乎也沒關係,反正機車逼不了我,法律也沒嚴格限制我,社會觀念更是容忍我。而當我們騎機車時的情況呢?相反的,到處是禁行機車、汽車專用道,禁止直接左轉,更別論完完全全給汽車開的快速道。機車不能上,說是為了保護騎士的安全,倒不如說是為了保護汽車的特權。
很多政府政策無論是社會安全政策或者交通政策都是出於強勢思維,那就是我們為什麼要爭取重車路權,重車路權可以做為在交通政策上打破強勢思維的開端。
當我們不要求汽車駕駛人保障其他人安全,反而要求行人或騎士自保時, 安全永遠不會落實﹔就如同當我們不嚴格防範或懲戒強姦犯,反而要求女性不要穿短裙,強暴犯罪將永遠不會消弭一樣。
當體積大、動力大的交通工具上公路時,就應該受到更嚴厲的規範,也應該自發性的禮讓小車,保護小車安全,聯結車對小轎車是如此,小轎車對機車亦是如此。
最後希望每個族群都能為自己爭取權益,因為自己的興趣或者本身情況並非原罪,跳脫強勢者的思維與作為,為自己的狀況爭取權益,台灣才會是一個平等國家而不是一個強勢者的特權國家。另外也希望重車車友同情弱勢且不要落入強勢者的思維當中。
民權大橋往內湖機車道據統計為車禍發生率最多地點,由於下橋車輛車速較快,再加上大小車輛爭道,圖中一位機車騎士在路口摔倒。(林勝發攝)
台北市交通警察大隊統計,去年機車發生事故最多的十大路段為民權東路六段、中正路、民權西路、北安路、內湖路一段、忠孝東路五段、忠孝東路四段、八德路四段、承德路七段和民族東路。民權東路六段和中正路,肇事件數比前年各增加39件、19件。
台北市議員侯冠群昨於市議會交通部門質詢時,公布了這個排行榜。他說,油價高漲,北市機車數量今年2月底已有將近106萬輛次,去年北市交通事故死亡94人,機車族就占48人,其中29人在29歲以下,年齡偏低,機車騎士的行車安全值得重視。
一年罰款收入近3億元
北市交通局表示,內湖捷運施工,許多機車改道民權東路六段,車流量大增,因此肇事件數也隨之增加。另中正路、民權西路、忠孝東路一直是車流量高的路段,市府和警方會加強執法宣導,降低機車事故。
根據交警大隊統計,機車違規行為最多的就是行駛禁行車道,估計市府一年罰款收入近3億元。
機車騎士弱勢 被逼走險路
侯冠群說,機車騎士在路上顯得相當弱勢,不但得牽著笨重機車上人行道找車位,還要忍受坑坑疤疤的道路,左轉要等上兩次紅燈,慢車道若有違規並排停車,或是公車未確實靠站,就會壓迫到機車騎士,機車族只得往快車道閃避,遭到員警照相、開單,甚至與後方來車發生擦撞,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
侯冠群表示,北市違規停車熱門路段,前三名依序是忠孝東路四段、敦化南路一段和八德路四段;其中忠孝東路四段和八德路四段,也在十大易肇事路段排行榜。兩相對照,慢車道違規停車情形越多,越容易造成機車騎士的危險。
忠孝東路四段 違規停車最多
北市交通警察大隊表示,有不少騎士抱怨自己會違規騎上快車道,是因為慢車道上有公車或汽車擋路,認為照相時應該把慢車道狀況也拍下來,但照相機如果拍攝那麼多車道,機車車牌就會看不清楚,加上機車快速移動,並不能證明騎士違規行駛禁行車道,是因為慢車道有車擋路,因此還需要再研究。
侯冠群表示,交通局應在易肇事路段增加標語或警告牌,並檢討禁行機車道的設置是否合理,否則一味對騎士開罰,卻未能保護騎士安全。
------------------------------------------------------------------------------------------
還算公正的報導
但是這篇報導忽略了一個重點
汽機車分流原本就是錯誤的政策
世界上其他國家根本沒有這種愚蠢的規定!
反對理由最常拿來用的國情不同,其他國家的汽機車密度有台灣高?任何一個國家,在尖峰時段、經濟重鎮的交通狀況都是擁擠的
編按:很遺憾的是,笨蛋的數量以及其所掌握的權力,往往多過我們想像很多
況且,要擠沙丁魚,是比不過越南的
台灣的騎機車擠沙丁魚的現象是刻意造成的
車種分流將機車族群在混車道外,限定的機車優先、專用道
行走在這些路段,可以注意一下,非尖峰時段〝汽車道〞的路況
汽機車數量的膨脹,跟大眾交通工具的匱乏比較有關係
--------------------------
只要不是笨蛋都可以了解的
- 臺灣機車太多且大都比快..需有較高的國民素養
- 二輪路權值得要去爭取嗎??爭了什麼又得到了什麼!! 為什麼不爭還給一個設計良好的道路設計。
- 開放反而更危險,想想那些騎車有問題的人吧,每個脊椎都出問題。
- 要是今天車速分流,機車在快車道上出了意外大概非死即重傷的程度了吧。
- 有些老阿公老阿婆已經非常沒有常識了,如果又讓他們不小心開到路中間,這樣他們非常有可能造成交通事故。
Austria
這些只是一小部份的國家,那些沒出過國的大四輪動物,有機會出國看到機車在高速公路上可不要報警啊!
You are required to buy a special tax sticker if you are going to use the autoroutes (the sticker is valid for the year). You can buy them at the border.
Speed is limited to 120 kph.
Permitted alcohol level is 0.049 percent.
There are some parts of the roads that are illegal for motorcycles.
It is mandatory to have your running lights on during the day and night.
Belgium
The autoroutes are free, but limited to 120 kph.
Permitted alcohol level is 0.05 percent.
It is mandatory to have your running lights on during the day and night.
Denmark
The autoroutes are free, but limited to 120 kph.
Permitted alcohol level is 0.08 percent.
It is mandatory to have your running lights on during the day and night.
Finland
The autoroutes are free, but limited to 120 kph. Remember that in Finland, and Scandinavia, all cars are required to have their running lights on during the day, so don't mistake them for a motorcycle !
Permitted alcohol level is 0.05 percent.
Gas stations are spread out 50 kms in the South, 100 kms in the North.
It is mandatory to have your running lights on during the day and night.
France
Autoroutes are limited to 130 kph (110 when it rains).
Permitted alcohol level is 0.05 percent.
It is mandatory to have your running lights on during the day and night.
Germany
Lane splitting is illegal.
You must carry a first aid kit and spare light bulbs.
All autoroutes are free and there is no speed limit.
Permitted alcohol level is 0.05 percent.
There are some parts of the roads that are illegal for motorcycles.
Italy
Maximum speed limit is 150 kph on the autoroutes (not all of them). Radar control MUST be signaled in advanced.
There are some parts of the roads that are illegal for motorcycles.
It is mandatory to have your running lights on during the day and night.
Permitted alcohol level is 0.08 percent.
Access to the city center of Rome, Naples and Palermo is restricted between Monday and Friday (06h30-18h00) and Saturday (14h00-18h00) to special license holders.
Netherlands
The autoroutes are free, but limited to 120 kph.
Permitted alcohol level is 0.05 percent.
Norway
Permitted alcohol level is 0.02 percent. In other words, one beer is already too much !
Speed limit is 90 kph on the roads.
It is mandatory to have your running lights on during the day and night.
Spain
Motorcycles are now allowed to tow trailers.
Speed limit is 120 kph on the autoroutes.
Permitted alcohol level is 0.05 percent.
It is mandatory to have your running lights on during the day and night.
Switzerland
You are required to buy a special tax sticker if you are going to use the autoroutes (the sticker is valid for the year). You can buy them at the border. Speed is limited to 120 kph.
Permitted alcohol level is 0.08 percent.
It is mandatory to have your running lights on during the day and night.
United Kingdom
Obviously the main point here is that you ride on the left, however, priority is from the right ! The maximum speed on two lane roads and autoroutes is 70 miles per hour (112 kph).
Parking on the sidewalk in London is not tolerated.
Permitted alcohol level is 0.35 grams per liter.
In Jersey and Guernesy islands, the speed limit is 56 kph
文/吳牧青
小時候我們或多或少都被「一筆劃」的節點遊戲著迷過,或許你對「七橋問題」還有所印象︰十八世紀的普魯士王國康尼斯堡城(Konigsberg)流傳著一 個橋樑益智問答,這個沿著普雷格爾河(Pregel)的都市,河中有兩大島,連繫這兩大島與兩岸共有七座橋,如何能設計一次路徑,行經七座橋,而且每一座 橋都恰恰好只走一次?而這個遊戲的後遺效應,到大家寫了國小畢業紀念冊時還看得出一點端倪,我們對文字還存有著幾何圖形的想像,一筆劃的步步高昇,一刀流 的勿忘我,還是硬湊得蠢的心想事成?
益智遊戲二,在台北騎著機車,有幾座橋不能以90度角轉彎的過程輕鬆穿越它?
二等車種 下賤路權
根據去年底截止的台北市監理處統計資料,登記在台北市的汽車一共73萬輛,機車104萬輛,以設籍台北市的260萬人口換算,平均每2.5人擁有一台機 車,每3.56人有一台汽車。在台北可粗分為四種陸上交通公具,火車(電車)、汽車(客運)、機車(自行車)、步輪(行人),運輸學的理想定義是共同平面 下弱勢使用者優先,速度快者需優先設計離開共同平面的路線。
然而,我國在宣導路權的敘述下,有著這麼樣說明︰「(1)機車路權:加強取締機車違規駛人行道,建立人車各行其道之路權觀念。(2)汽車路權︰加強取締行 人違規穿越車道行為,宣導行人亦無侵犯汽車之通行之權利。(3)行人路權:加強取締行近人行穿越道,不減速慢行、不暫停讓行人優先通行之車輛違規行為,建 立『行人優先通行』之基本路權觀念。」火車(捷運)在地下化與高架化幾以完全達成後,退出與其他交通方式的路權競賽平面。行人路權的維持在近幾年才被重 視,諸如右轉車輛禮讓平行向直越路口行人,同時也對行人違規做出約制。機車呢?除了持續大規模取締機車行駛人行道,不足以替代停車空間的路邊車位(在大幅 推行機車退出騎樓人行道之後)更顯得機車路權乃是在「左有高等車種,右有人道肉身行人」的不侵犯前題下勾勒出機車路權。
機車請乖乖走在主幹道三分之一的路面上,並與優勢車種「共享」他們臨停或變換內外道的權利!
技術高超的機車道
今年三月立委雷倩對於即將通車的中安大橋(連接新店與安坑地區)召開公聽會,經當地居民指出中安大橋轉新店碧潭西岸方向機車道呈現九十度大轉彎之急降坡,車道寬不到兩米,她呼籲當局做好改善再行通車。
如果她也是機車族,定會了解這不是頭一遭。連繫大台北地區淡水河流域的重陽橋、中興橋、華江橋都有這些問題,危險度更甚許多。四年前交通部運輸研究所列出 全國十大死傷肇事路段,華江橋機車道名列第六,更是榜上唯一的「純機車道」。困難度最高則首推連接三重蘆洲和士林社子地區的重陽橋,重陽橋造型在台北橋樑 數一數二,在台北市這一側,機車道得在50公尺內完成360度大迴旋,堪稱世界奇景。
這下子,你曉得機車駕照路考為何有那U型彎道了嗎?但,那難不成輕型機車就過不了河?
·
有河不可 斜眼上橋
造就這等髮夾彎、水滴式螺旋狀引道的構想,可不是來自水上樂園滑道,倒是在配合環河快速道路的汽車引道,省下一筆工程費的犧牲打!為了躲開一等車種匯入橋面,能省一根橋墩就省一根。
華江橋、重陽橋與中興橋的彎曲機車道路段事故所在多有,離奇小的則讓殘障機車無法壓車抗拒離心離摔倒,大則連人帶車飛出橋外,這些路段也是警察臨檢的幾大寶地、撈業積的好所在。你看不見我在偷看你上不上橋就隨便你。
初至台北的離鄉人若騎機車拿本地圖要過河,你也可能找不到上橋的路。中興橋、華江橋、福和橋、重陽橋都和地圖上的橋頭有所差距,萬華往板橋方向的華江橋機 車引道入口離橋面主幹道三百公尺以上,勇奪機車過橋的斜眼王。而由三重走中興橋往台北,也可能不知道下橋後要怎麼走。中興橋與秀朗橋則是兩條最窄的機車 橋。
對於那三個世紀前的康尼斯堡城,七橋問題實顯得浪漫愜意。三個世紀後的台北城,就算是天才數學家尤拉(Euler)再世,可能也創不出新的尤拉迴圈定義。噢,我差點忘了他可能不用騎機車。